全文检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永川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发布日期:2017-12-19 来源: 区国土房管局 点击数: 次
字体颜色: 字号:【 背景色:#F9F6AF #9FDBF5 #DFDFDF #F9D1D9 默认

一、规划名称及概要

1.规划名称:永川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2.规划范围:永川区全境

3.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2015年,规划期20162020

4.规划目标及内容

规划内容包括规划主要包括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等五方面。

规划目标: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不断提升,矿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矿山“三率”水平稳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明显好转。力争实现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格局。

二、规划协调性分析

《规划》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永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具有较高协调性。通过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及保护目标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规划总体上避开了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区,对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环境敏感区没有严重冲突和直接破坏,与生态功能区划无大的冲突,其生态适宜性相对较好。

三、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

规划实施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露天开采和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对矿区周边及运输沿线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由于矿山扬尘的比重相对较大,在空气中运行的距离不会很大,一般很快会在附近降落,影响范围有限,主要对矿山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比较大。

2.地表水环境

废水主要为选矿废水、矿坑废水、废石料堆场雨水淋洗水等。选矿废水经浓缩池和澄清沉降后悬浮固定含量大幅减少,可循环利用,未循环利用的部分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对表水环境影响较小。矿坑废水包括矿井涌水和大气降水汇集于采坑底部形成的废水。其中采坑底部汇集的大气降水产生量小,通过自然蒸发的方式即可消除,矿井涌水中重金属含量一般不超标,经处理达标后可用于选矿、矿区道路浇洒、绿化等。废石料堆场选址合理并采取相关防渗、集排水措施后,废石料堆场雨水淋洗水对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地下水环境

地下开采矿产资源后,含水层局部地下水被疏干,水位不同程度下降,地下水天然流场被改变,处于疏干影响半径内的地下水都由四周向疏干中心运动。地下水流场的改变,可能导致地层中原本处于稳定的一些元素重新溶解在地下水中,从而导致地下水水质发生变化。同时,矿井涌水、选矿废水、尾矿淋溶水等是对地下水潜在的主要污染源。规划实施期间,在加强地下水基础调查、做好监管监控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对地下水影响可控。

4.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包括矿山地表剥离废弃物、废石(渣)等固相废料,本规划实施后固废主要环境危害为工程占地和次生淋溶污染。对固废进行综合利用可有效减少产生量和工程占地,如原煤浮选尾矿用于制砖、生产水泥等,煤矸石用于充填井下采空区或用于制砖、铺路、建筑材料等综合利用。根据多个废石浸出液监测资料,废石淋溶液对地下水、土壤的影响不大。另外,固废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完善的防渗、集排水措施后,可有效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影响可控。

5.土壤环境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表土剥离、地表扰动以及产品堆存等,对土壤结构和肥力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矿山开采后不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容易引起土地沙化。

6.生态环境影响

1)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地质环境扰动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交通建设、房地产开发、水利建设、矿产开采等工程活动造成的切坡和高堆积体,是永川区地质灾害诱发又一重要因素,而且一旦成灾,危害性极大。因此规划实施应建立相关地质灾害应急机制,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

2)对地表植被、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的影响

露天矿山会对地表植被造成完全破坏,但地下矿山采空区的植被一般无倾倒、枯死现象,周边矿井采空区植被也无大的变化,生长情况较好。采矿活动将不同程度地改变矿区的地形地貌,破坏矿区的地表景观。露天采场会变成人工洼地,排土场和废石等堆场会变成人造台地;地下开采的矿山常在采空区形成地表塌陷,局部地区出现地表裂缝、塌陷、滑坡、危岩崩塌等现象。

3)水土流失

矿产资源开发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采矿及其相关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地堆置,成为生产泥土或泥石流的新物源。二是山体边坡开挖、表土剥离及植被破坏,破坏了地表土的原始结构,使其抗侵蚀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资源承载力分析

结合永川区资源现状分析发现,永川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可以承载本规划的实施。

2.环境承载力分析

规划实施对永川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同时《规划》实施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降至最低,环境可承载本规划的实施。

五、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依法遵守环境敏感区规定,加强规划空间管制,合法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与保护

2)依法划定限制勘查区、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严格准入

3)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促进矿业绿色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2.环境质量底线

根据《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修编)》、《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规定》、《永川区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等,结合《规划》环境目标、涉及环境敏感区和环境保护目标,提出《规划》实施环境质量底线管控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

结合永川区资源现状及2020年永川区矿产资源规划目标,对永川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实行资源利用上线。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结合国家、地方、行业相关政策、规划等要求,提出了严格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各类矿产开发活动应与负面清单相协调。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永川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符合国家重大政策及规划要求,与重庆市和永川区相关规划及政策协调,规划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对永川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促进矿产资源的科学利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永川区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资源与环境能够承载规划实施需求。虽然规划实施可能对生态、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产生一定噪声和固废,但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作用,严格空间管控、总量调控、环境准入,并在落实国家、重庆市及永川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后,可从源头上缓解或消除这些影响,环境目标可达。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规划优化调整后可行。

七、征求意见的主要信息

1.是否支持永川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实施;

2.目前已有的矿山企业造成的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永川区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4.规划实施后哪些方面可以得到改善;

5.对该规划及环评报告有何其他建议。

八、规划单位及其联系方式

规划编制机构:重庆一三六地质队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花卉园西一路9

联系人:王红     联系电话:13452827262

电子邮箱:290582831@qq.com

规划环评编制机构: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177-9

联系人:阳丹萍   联系电话:023-88316212

电子邮箱:923115781@qq.com

九、公众意见反馈方式和期限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公众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反馈意见。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最新信息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