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为全区6月村(社区)活动工作日,炎炎烈日挡不住干部深入城乡社区网格下访群众的脚步,各级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走进大街小巷,在“同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共建美丽幸福新永川”主题活动中洋溢着热情,挥洒着汗水,满载着收获。
7日下午,区公安局组织政治处、纪委、刑警、治安、经侦等部门民警来到南大街街道火车站社区开展6月社区工作日主题活动。活动中,民警与相关部门人员一道,深入火车站、客运中心汽车站内,走进社区居民住宅、临街店堂门市,向群众发放“同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共建美丽幸福新永川”宣传资料,宣传解释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让更多群众知晓“创模”内容,支持“创模”工作。同时,区公安局紧密结合当前中心工作,向群众发放了1000余份整治“黄赌毒”专项行动资料和“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广泛宣传公安工作成果,营造了维护和谐社会治安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是日下午,区直机关党工委全体党员干部顶着烈日到中山路社区开展6月社区工作日主题活动。通过发传单、讲知识,述道理,让“全民携手,共创共建”的意识深入人心,宣传发动大家做环保事、当环保人,进一步唤醒市民环保意识,树立环保理念,共建和谐稳定,文明环保的新永川。随后,党工委全体党员干部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深入中山路社区10户特殊家庭进行走访慰问。每到一处,干部们都深入了解其家庭的情况及困难原因,并送上端午礼物和问候,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部群关系。
活动当日,区经信委机关干部在副主任苏冬梅、薛辉的带领下来到大南门小憩园处开展“同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共建美丽幸福新永川”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定点宣传结束后,又深入到中山路办事处篓子街开展逐楼逐户宣传活动,在发放宣传资料的同时,对我区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相关情况进行了广泛宣传,增加了群众对“创模”工作的进一步了解。
6月7日下午,区商委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中山路街道棠城社区康桥生活公园一带,开展6月社区工作日主题活动。活动中,区商委干部职工与社区干部一起,发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宣传资料,积极向过往市民耐心解释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意义,呼吁广大市民知晓创模,参与创模,共同创模。同时,机关干部还深入社区楼院,收集居民关心的问题和建议。本次活动,共发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宣传资料300余份,收集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和建议10余条,受到广大社区群众一致好评。
下午3时,区司法局机关干部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来到胜利路街道胜利路居委会1、2、3居民小组,下访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市民咨询,积极引导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社区。活动当天,现场答复解释群众1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受到了好的效果。
6月7日下午,区建委二十多名干部职工顶着骄阳,来到胜利路街道张家坡社区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在亨通步行街,他们与社区干部一起搭起桌子,拉上宣传横幅,摆上宣传资料,向过往群众宣讲环保知识、环保法律法规和“创模”相关情况。随后,对亨通步行街临街店铺开展了入户进行宣传,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活动当日,区国房局组织法规科、地矿所、征收科、督查室、交易所、整理中心等部门工作人员深入英井路社区,开展“创模”宣传活动。到达现场后,按照网格化划分,在各自区域,对来往行人、沿街商铺发放“同创国家环保模范城 共建美丽幸福新永川”宣传资料。同时,分成小组深入社区楼院,在逐户宣传环保知识的同时,还对群众关心的公租房相关政策作耐心细致解答。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350余份,下访群众200余人。
区卫生局机关、区直医疗单位50余名干部职工在局领导带队下来到中山路街道中山路社区,走进群众深入开展“同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共建美丽幸福新永川”社区工作日主题词活动。活动中领导亲自带头,一边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一边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市民杨某反映到:“以前居住区到处是老鼠、蚊虫,现在垃圾不见了,也没了嗅味,变成了绿化地,不仅群众高兴,也利于大家身心健康。”当日下午,共接受群众咨询5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共计500余份。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们知晓了“创模”知识,充分调动了群众共同维护良好居住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积极性。
6月社区工作日主题活动中,中山路街道会同42个单位,近600余名干部职工,深入9个社区居委会,发放宣传“创模”宣传资料5000余份,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件;胜利路街道会同区委组织部等22个单位,400余人,走进辖区5个社区居委会,开展现场咨询、受理环境违法投诉举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期间共接受咨询20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受到群众欢迎;南大街街道会同10余个单位,200余人,来到辖区4个社区居委会开展定点宣传和入户走访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走访群众1000余人;茶山竹海街道联合财经职业学院在粽粑社区设立学生社区活动基地,组织50多名学生参与此次社区工作日活动。通过深入社区向过往居民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服务群众,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不但获得了群众好评,还培养了学生社会工作能力。 |